近日從國家標準委獲悉,GB 1589《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強制性國家標準已于7月26日發布。自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生產車輛須符合本標準要求。
據了解,《汽車、掛車及汽車列車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是汽車行業最為基礎的標準之一,是各類車輛的長、寬、高等外廓尺寸、軸荷以及質量限值的“底線標準”。該標準貫穿車輛生產、銷售、使用、管理全過程,與汽車制造、交通管理、道路設計、物流運輸、工程機械、石油勘探開采等多個行業密切相關,是多年來路政、交管等部門公路超載超限治理的基本技術依據。
2004年,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GB 1589-2004《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國家標準,并于當年10月1日起實施。標準的實施有效遏制了“大噸小標”、超載超限等違法違規行為,為車輛公告管理、注冊登記、路面執法等環節的監管工作提供了技術支撐,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但隨著國內運輸行業的飛速發展和新車型的不斷涌現,超標運輸車輛大量出現,將裝載質量人為標大的“小噸大標”車輛日益普遍,再加上貨運物流和運輸車輛新業態的成熟,特種作業車輛作業需求等新問題,原標準部分條款已經不能滿足運輸行業的發展。
2012年6月,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于下達了GB 1589-2004《道路車輛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的修訂計劃,由工信部組織全國汽車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開展該標準修訂工作。修訂工作歷經4年時間,組織了行業內較大規模的研討會20多次,部門之間的協調達10多次,組織驗證試驗200余次,僅中置軸車輛運輸車的通道圓試驗,就進行了100多次試驗,還組織進行過車輛運輸半掛列車的方案論證、長頭列車和平頭列車通道圓對比試驗、相關車輛的上路運行測試等驗證試驗,部分試驗專門邀請工信、交通、公安等部門的專家進行現場觀摩和指導,標準中的每個指標均是經過科學、嚴謹的試驗和研究確定的。
據介紹,新標準的重要意義表現在4個方面。
一是推動物流運輸裝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標準將貨車寬度限值由2.5米調整至2.55米(冷藏車寬度由2.55米調整至2.6米),使得車輛能夠更方便地并排擺放兩個標準托盤,極大提升車輛運輸能力和物流調配效率;新增了中置軸掛車類型,載運能力比普通掛車提升了67%,極大提升了商品車運輸效率,對我國物流企業在國際聯運、跨境運輸和內貿物流中推廣使用此類車型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本次修訂還增加了長頭牽引車組成的汽車列車,節能效果十分顯著。
二是支撐車輛運輸車專項治理工作。標準新增的中置軸掛車將憑借其較強的載運能力成為商品車運輸主力,可大大緩解車輛運輸企業的壓力,解決治理整頓后物流運力問題,規范企業產品走向正軌。
三是拉動物流行業生產消費。目前我國車輛運輸車保有量約為4萬輛左右,其中90%以上屬于違規產品。車輛運輸車專項治理工作將在2年左右逐步淘汰違規車輛,禁止其上路行駛,推廣符合標準要求的鉸接掛車和中置軸掛車。
預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汽車整車物流業至少需要新增8000輛中置軸車輛運輸車,按照每輛55萬元的采購成本計算,將直接拉動44億元的生產。
四是為特殊車輛“松綁”。低平板專用半掛車、消防車、清障車、混凝土泵車、汽車起重機、油田專用作業車6類特殊車輛長期以來一直作為超限車管理,上路行駛需要審批,使用起來不方便。此次修訂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對上述特殊車輛的外廓尺寸、軸荷和總質量放寬了要求,有利于進一步規范特殊車輛的研發生產和上路行駛,為這類車輛跨地區轉場作業提供了便利。
來源:(質量與認證)